故宫艺术馆长(面朝大海的经典语录)谈红木家具之正本清源

  • A+

红木古典家具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文化界和收藏界的珍爱与欣赏,有人称之为“复古潮”,其实不能简单的叫做复古潮,应该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GDP的提高,人们的收入越来越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艺术品的鉴赏有迫切的需求,这是跟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的古典家具,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凝聚着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人们在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积淀和传承,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政治文化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强烈地感受到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积淀,补充和积累,只有在社会安定、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人们才会有精力来搞收藏,如果战乱年代,饥寒交迫,人们不会想到收藏的。

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故宫博物院太和木作艺术馆馆长关毅认为人们对红木古典家具的钟爱,不能简单的称之为复古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应该是叫正本清源。古典家具中包含了中国人太多的思想、哲学,以及中国人对审美的情趣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些东西都带有强烈的中国符号,从中我们能追寻到老祖宗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促使形成现代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这些东西整体上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行为习惯。

就像当初关毅转行到传统家具领域,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种天然的亲近和热爱,这种感情使得他对传统家具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另外他对待喜欢的领域喜欢动脑子,找依据,遇事喜欢较真,也喜欢追本溯源,对于传统家具研究领域的各种观点,更是喜欢参照历史去辨别真赝,而且一定是用正史去核对和求证,正是这种较真的精神,使关毅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对于传统家具的研究和理解,不能单单停留在家具本身,古人说文章“功夫在诗外”做家具也是如此。

现在红木家具市场上很多人重材质,轻工艺,大家购买家具道德就看是不是黄花梨和紫檀,而对工艺却不去做认真的了解和品评,关毅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很荒诞的。毕竟传统家具最大的价值就是文化和内涵,而不是材料。黄花梨和紫檀的确是非常名贵的木材,但也需要量才而用,把握尺度,才能彰显材料本身的瑰丽,一味地追求重材厚材,达不到审美和使用的需求量,即使用再好的木材也不过是一堆木头而矣。家具行里讨论的是“三分材,七分工”可见到工艺的重视程度。做红木家具,不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创新,只要工艺细致到位,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又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那就是好家具。

任何艺术形式,在心灵上造成震撼,任何艺术的目的是喻教于乐,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将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融合展现在人们眼前,在追寻传统的过程也要有发展,有创新,正所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任何传承都是这样的,要有发展有创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允许失败,这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一个过程。

艺术不能单纯为艺术而艺术,要为顾客而用心去做,用认真的态度感染社会。这就是艺术家和匠人的本质上的不同之处,艺术家在创造,而匠人则是在模仿。关毅说:“一直以来,我本人对美有着不懈的追寻,投身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我希望能做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中式古典家具,这是我的理想,虽然这个理想可能很大,但我每天每年都将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