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名村②】歇马村:移动副卡是什么意思人才辈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A+
近年来,恩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明村、美丽乡村、文化名村。各村因地制宜,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踏上乡村振兴之路。为进一步传播恩平名村文化,展示恩平名村风采,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恩平名村》系列专栏,今天推出第二期,为您介绍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 恩平名村 圣堂镇 - 歇马村 -    歇马村地处恩平市圣堂镇南部,歇马先祖原居南雄珠玑巷,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2年-1352年)南迁定居恩平市圣堂镇歇马立村至今已繁衍了二十三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歇马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明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歇马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2020年,歇马村成功入选为首批广东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是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江门市恩平山水林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重视教育 歇马村先祖虽以务农为生,但也十分重视兴教育人,世代秉承“笔筒量米也要教子读书”祖训,创立“学谷”奖励制度,并先后建起缉熙堂、励志园、云岩仙馆、社学、荣华书室、马尾书馆等。    为激励读书,歇马村还建立了“开笔礼”和“学谷制”,凡是学业有成者都可享受“公偿”支持,考得秀才者每年奖学谷12箩,考中举人者奖学谷24箩。由此,歇马人读书的志向越发高昂,人人皆以读书为荣,明清两朝培养了670多位功名人土,其中监生、贡生和举人285人,九品至二品大小官员430多人,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举人村”。    近代以来,歇马村也是英才辈出,美国飞虎队队员梁汉一、粤剧名旦芳艳芬、著名书法家梁鼎光、香港巨商梁煜鎏等名人皆出自歇马村。 民居 歇马村百年古宅鳞次栉比,有青砖瓦房100多间。古屋建造呈典型的“四水归堂”格局。村中留存多间“樁墙屋”,墙体原料为就地取材的黄泥、沙和石灰的“三合土”,富裕人家还加上鸡蛋、黄糖拌和,放入模板槽内,用木槌打压樁实而成坚固的墙体。 村中现存传统民居7座。其中代表性民居为梁元桂故居,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是当时歇马村为数不多的石脚墙屋之一。    宗祠 村中现存宗祠8座,主要有江翁太祖祠和缉熙堂。江翁太祖祠,建于明崇祯年间,布局如皇帝的马厩。 缉熙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墙上有缉熙堂训:“读史通今,明德通义。尊师重道,礼恭意诚。孝友家声,修身立品。积善若水,惩恶为良。谨言善行,忠贞务实。宁静致远,俭以养性。举止端庄,谈吐儒雅。自满招损,谦逊则益。上报国恩,下为百姓。遵守诚训,家道而昌。”       “旅游+文化” 歇马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涉及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等,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名村。 近年来,歇马村不断创新旅游活动形式,进一步推动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开创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局面。结合科举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歇马村持续推进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组织举办开笔礼等传统启蒙教育活动,致力打造全市青少年德育教育阵地。          旗杆夹是科举功名的象征,歇马村规定只有官居三品以上的举人、进士才有资格立碑竖旗,旗杆上有一斗,意为“才高八斗”。    励志园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3年),当年族人梁日蔼中举得志,官至二品,历仕途起落宦海浮沉,深感功名利禄如转眼云烟,惟学问品德长流世间,为启迪后人立志求学,故建“励志园”。励志台警句镌于柱,歇马村对教育的重视穿插在每个角落。    水塘边两块石头的含义:两块石头后面正是“马尾”所在地,而歇马是匹公马,所以这两块石头也代表着歇马的雄根所在。    特色风俗 歇马村至今还保留了较多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活动,如“功果大戏”、“赛龙压锦”和节庆婚典等,是典型的风俗文化村。       巷子分男女 有趣的是,歇马村巷道有男女之分,13条大巷是男人出入活动的,被称为“男人巷”,14条小巷是女人们纳凉聊天的地方,男人是不准进入的,被称为“女人巷”,“男女授受不亲”深入族人之间。    歇马村 这座充满传奇故事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以其励学精神为核心 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 以纯朴民风为特色 以秀丽的自然风光为点缀 向世人绽放它的独特魅力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记者、编辑/吴明霞   资料来源/圣堂镇党政办、网络 运营: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相关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