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正与3次「出奇」,看天弘基金郭相博的「医药胜负手」

  • A+
2月初,天弘基金的郭相博从广东出差回来。他发现,南方的同行们已干劲十足,「憋着劲想要大干一场的感觉。」自2021年中,医药刚刚经历了长达16个月的反复下跌。在这波下跌里,一方面,医药板块一片苍茫、没有主线,呈现单边下跌或者轮跌的状态,另一方面,市场对医药政策的态度非常悲观。从去年9月底起,医药终于回血,开始反弹。「2023年上半年,医药或随消费有一波恢复,下半年走出独立的逻辑条线,这可能是医药比较重要的行情的切换点。」郭相博称。郭相博在过去1年业绩排名同类前十。(注: 业绩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天弘医药创新A类近1年业绩排名7/61,截至2023年1月20日)1.郭相博调研一家做膀胱癌的创新药公司。他走访医院,医生介绍道,人得了膀胱癌,需要做尿路通路。导尿管需在体内滞留很久,一周后拔出,特别疼,也容易造成尿路细菌感染。「但是,有一个国产厂家的新品特别好,有亲水涂层和抗菌涂层,插入顺滑,留置一个月也不会感染。」这名泌尿外科专家提及。就这样,天弘基金郭相博发现了某导尿管行业龙头。彼时,该细分龙头市值20亿,约30倍市盈率。客观评价,表观估值并不低,同时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关注度。但有过实业经历的郭相博对产品力强的公司十分敏感——毕竟医药行业是一个需求无止境的行业。他在调研中发现,其海外收入即将有明显的增长。且国内收入结构也会变化,从过去的纯粹的低值耗材的销售,慢慢有一些抗菌导尿管、可视双支等相对高值的产品出现。因市值小,它一天只有一千万的成交量,郭相博买了两个星期,买在底部。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该龙头首次出现在天弘医疗健康的持仓内,持股71.23万股,占净值比例1.49%。之后,该导尿管龙头不断兑现业绩,连续四个季度,全部超预期。截至发稿前,它的市值已超60亿,涨了两倍多。但郭相博没有卖,「我觉得这家公司还能长大。」四季报显示,该龙头已出现在天弘医疗健康的前十大重仓。医药赛道堪称「内卷之王」。目前,全市场的医药基金超过100只,内卷之下,不少医药基金经理押注一个方向,结果变成比拼:「谁的beta更猛。」不仅如此,券商卖方医药研究员有将近400人,然而A股+港股的医药股票也仅400只。这一批研究员成长在行业大beta、赛道、核心资产的行情之下,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发生了:400人覆盖区区50只股票,而剩下的350只没有人看。因此,在这个市场里,有很多没有被挖掘的、但是有alpha的、大概率是中小市值的好公司。「今年,我们要把这个估值洼地填平,这是很重要的任务。」天弘基金郭相博称。据悉,目前国内导尿管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能分布较为分散。据NMPA数据,国内导尿管产品企业已近150家。郭相博重仓的这家龙头,产能规模占比17.24%,位列第一。(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年)郭相博买入之际,几无卖方覆盖。之后,该龙头逐渐有了热度,且被市场定性为「低市值的小白马」。在A股,在医药赛道,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当全市场的投研力量把火力集中在那几十只医药热门股上,还有大量的股票未被研究覆盖,其中无疑有明珠犹未识。2.「自下而上,我要找出最好的公司。」天弘基金郭相博这样对自己说。他放弃了赌beta、赌赛道的这些想法,把重点放在公司研究上。郭相博自2018年1月份开始管理天弘医疗健康迄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医药的牛熊周期,这也让他看清了另外一点:全年主线和行业拐点,即「胜负手的把握」非常重要。在中长期维度上,抓住主线,找到最具alpha的股票,这是郭相博最想做的事。2021年一季度,某医学中心医院首次出现在天弘医药创新的前十大重仓。它的旗下,有一家位于西安的国内最大的单体综合性医院。那段时间,这家中等市值的医院股在资本市场的曝光度骤增。郭相博留意到该医院,始自2020年的一则控股股东定增公告。此前,在医疗服务板块,大家偏好连锁医院、可复制模式。但郭相博认为,「一些做大单体医院的公司,床位有爬升空间,科室拓展也有更大的优势。」于是,他在相对便宜的时候买入。2021年四季度,天弘基金郭相博考虑到疫情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有冲击,相应做了减仓。黑天鹅出现了,2022年1月,该公司卷入「偶发事件」,之后四个跌停,临时停牌甚至被ST,机构纷纷出逃。事件之后,躲掉风暴的郭相博重新审视其投资价值,并判断:「该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不会被弱化。」于是再度加仓。之后,该公司从底部反弹超过1倍,同期加仓买入的还有市场上的顶流基金经理。尽管这次前瞻避险从事后看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由此可见,因「医药内行人」属性,在一些板块热门股票上,郭相博是买入较早的一批,在随后的跟踪中,操作也较为细腻、灵活。天弘基金郭相博在某医疗器械龙头上的持续重仓,也很有代表性。该龙头有长期稳定的高ROE、宽广的护城河,这是公认的。尤其是,在2020年-2022年三年疫情期间,它依然受益,国产替代+医疗新基建,医疗器械是在持续放量的。季报显示,该医疗器械龙头自2019年四季度位列天弘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始终持有,乃至2022年三季报仍在前十大重仓股之列,期间涨幅71.66%。股价颠簸,但郭相博拿得住。再举例,季报显示,药明康德在2019年三季度末位列天弘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一路持有,至2022年三季报仍是前十大重仓股,期间涨幅61.06%。健友股份在2019年二季度末即被天弘医疗健康大笔持有,至2020年二季度末仍在前十大重仓股之列,期间涨幅138.45%。兔年以来,医药板块持续活跃,多只医药基金净值再创近期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自去年四季度医药板块反转以来,全市场共有9只医药基金净值涨幅超30%,天弘医药创新位列其中。超额收益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3.郭相博硕士期间在纽约大学读生物工程制药,之后在同仁堂担任部门主管,做药物研发。据悉,在同仁堂研究院工作期间,郭相博推动抑郁药「巴戟天寡糖胶囊」从临床三期获批。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评价道:「业内为数不多深入参与过新药研发的基金经理。」2014年,郭相博加入天弘基金,历任医药研究员、基金经理,一直至今,目前管理天弘医疗健康、天弘医药创新和天弘臻选健康。他也是天弘医药组组长。刘盟盟、郭相博管理的天弘医疗健康,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0日,2019年以来的回报达153.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为42.16%。郭相博的代表作天弘医药创新A,2022年度录得收益率-13.92%,今年以来2.86%。(天天基金网,2023.2.17)长达16个月的反复下跌的医药熊市,对天弘基金郭相博及其他医药基金经理而言,都不容易。「那段时间还是挺难的。」郭相博回溯道,因疫情无法出差,行情又不好,很多人都躺平了,而其实躺平与不躺平也没甚差别,甚至于躺平可能业绩更好一些。郭相博停不下来,他每晚都要打专家电话,聊一聊,「还是要积极找一下」。他应对低谷期的方式是,让自己忙起来,做研究,多调研,「真正沉浸在里面」。但,郭相博认为,真正压力到来的时候是涨起来了,牛市的每一天都过得很焦虑。熊市是大家普跌,或跌多或跌少,控制好仓位和风险即可,但牛市是不一样的。牛市需要考虑得更多:「产业走势、政策方向是否判断正确?行情能持续多久?后续如何演绎?什么是主线?主线会如何切换?」这些问题,基金经理每天都要做复盘。「这是胜负手的把握。」天弘基金郭相博称。包括基金经理想要获取明显的超额收益,要么承担了风险,要么与同行相较做出了巨大的偏离,即「别人都没买,就你买了。」此时,基金经理也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4.「2023年很有可能是医药投资新的大周期的起点。」近日,天弘基金郭相博撰文称。郭相博在天弘医疗创新四季报里复盘:「这波医药反弹的脉络清晰,从逻辑角度走了两个阶段:①政策的过分悲观预期修复,代表子板块是医疗器械,尤其是骨科。②疫情防控演绎下的抗疫线拉动,有抗疫场景切换和抗疫工具包轮动。复苏类资产也在四季度末开始有所表现。」在去年的最后三个月里,在疫情走势之下,医药子板块出现了明显的热点轮动和子板块切换,从抗原检测、中药、治疗小分子药物到医院场景用药,基本上每一个主题持续时间两三天。郭相博提前做了预判和推演,这是他抢反弹做得相对好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抓住核心点。」郭相博举例,疫情之下,实际上从头涨到尾的是新冠中药用药,郭相博在摸清了产能弹性和发货情况之后,做了重点布局。在过程中,相关公司一度「天地板」,从涨停到接近跌停。「这是这一波情绪的第一分歧点,要稳住。该公司的四季报仍很有可能超出市场的预期。」郭相博当时判断,到了第二分歧点即12月下旬,该公司又上涨超过50%,他才逐渐清掉该板块,转向院内复苏。复盘这次操作,其中既有必然因素如对疫情管控政策变化后市场变化的前瞻研判、对一些龙头公司基本面的提前深入研究等等,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如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也反映出其具备一定的交易能力,可以认为是以「守正」为基础之后的「出奇」。展望后市,天弘基金郭相博预计,上半年抗疫和复苏呈现双螺旋交错演绎,二者交织。而下半年和上半年的投资方向可能差异较大,「新的方向要走出来了」。具体到2023年医药投资,天弘基金郭相博关注三个方向:①高低估值切换可能仍然会持续。去年上半年表现较好的是新冠产业链和中药板块,中药自去年下半年有明显的高低切换,属于稍有边界变化就会有估值回归的板块。除中药外,很多方向包括有创新规划、创新布局的传统药企也会走出高低切换的过程。②创新方向可能成为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主题,也是相对最确定的投资方向。很多创新药都经历了较大跌幅,导致现在的股价已经远远低于价值。泡沫退却之后,「整个创新领域已经逐渐从炒概念慢慢变成了炒产品获批,甚至于真正炒产品放量的阶段了。」③院内严肃医疗可能成为最主要的主线。严肃医疗板块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从配置下游的服务或所谓的「卖水人」,逐渐地回归到配置医疗板块的本质,即产品端。在近日采访中,天弘基金郭相博称:「今年医药的机会来自比较优势,越往后看,可能其他行业都不如医药,这件事或许会越来越清晰。」医药板块是一个大周期行业。第一波大周期在2010年-2015年,处于医保大扩容阶段。第二波大周期在2015年-2022年上半年,是创新药时代,多集中在概念领域。天弘基金郭相博预计,2023年有望会是一个5-6年新的大周期的起点。他看好整个创新板块,但更注重利润的实际落地。【来源:金融圈女神经 作者:曲艳丽】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涉及的基金持仓信息仅为投资研究分析举例,非个股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