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水难”到县城开什么店赚钱快且稳“喝上放心水”——广东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 A+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供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加速推动在今年底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是广东省水利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10项重点任务之一。今年5月印发的《广东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方案》,明确2021年年底基本完成剩余525万农村人口的集中供水任务,实现我省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让6870万农村居民全部喝上放心水。这比原定全省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目标实现时限提前了4年。   《南方》杂志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15日,全省农村集中供水覆盖人口累计新增406.1万人。其中,潮州市、惠州市、江门市、揭阳市等4市21个县(市、区)已顺利完成攻坚任务,实现农村居民从“有水喝”向“喝好水”的转变。   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建设管理   今年8月,对湛江廉江市新民镇丰九百村的村民来说,“喝水难”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在没有开展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前,村民喝的都是井水,天旱时井水不够喝,饮水安全也没有保障。经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新民镇的丰九百村、壅塘村、鸦翠根村、黄村仔村及牛其洋村等5个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4000多名居民都喝上了安全饮用水。   这是今年以来广东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的一个缩影。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虽河网密布、降雨充沛,但受天气变化、山区地形、设施老旧等因素影响,农村饮水保障能力较低。   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今年1月,通过深入一线调研,省水利厅梳理出广东农村集中供水工作存在“尚未实现全覆盖、水源性缺水严重、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四大问题。   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省水利厅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指南(试行)》《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指南(试行)》《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验收指南(试行)》等指导文件,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工程建设和验收标准,明确建后管理要求,规范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农村集中供水是一项资金需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省水利厅引入粤海集团、深圳水务集团等专业化水务企业,将社会资本引进农村供水行业,改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方式,以期减轻短时间内地方财政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比如,茂名、湛江、云浮等地与粤海水务,河源与深圳水务集团等大型国企合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此外,省水利厅还着力完善工作举措,比如对全省各地市、县(市、区)及乡镇共计1200余人开展农村集中供水工作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农村供水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工程建设   梅州五华县辖区内村多面广、地势复杂、水源散而不均、单村单片供水难保证,19.97万农村人口喝不上放心水。为此,五华县采取化零为整、主攻规模化供水的方式,在人口大镇布局建设镇级水厂,在水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布点片区水厂。同时,推进串联互通、统筹调配等,充分利用地势特点,变地理条件劣势为水资源调度优势。此外,五华县还对偏远、居住分散且没有供水设施的村,采取单村供水解决。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工程建设,才能做到精准集中供水。广东各地坚持精准施策,稳步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比如,茂名市电白区对具备自来水厂扩网条件的自然村,利用已建成的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扩网供水;对32个海拔较高的自然村,利用原有小型山泉水进行设施净化改造,由相关镇(街道)委托区水投集团采用净水一体化设备解决,确保做到全区各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饮水问题突出的地区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在规划时,既要认真分析地质水源条件,又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承受能力。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茂坡村距水厂管网较远且村庄较分散,当地农民收入较低,但水源丰富。茂名采取以自然村为单位、在山坡上建蓄水池、安装管网到各用户的办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既节省了工程投资,又加快工程进度,还有利于村民的日后管理。   建设仅仅是第一步,建后管护工作也是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工程的重点。   梅州五华县探索出了一条“以水养水”的道路,通过对全县存量的涉水务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打包,组建国有独资的县开晟水务集团,推动水资源运营管理向准公益性和经营性转变。同时,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有效带动了群众用水观念转变,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参与农村集中供水的良性局面。   肇庆市鼎湖区则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选定专业单位进行水质净化处理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解决了村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按规范操作设备等问题,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今年以来,省水利厅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县级统管或区域统管机制,委托或组建供水服务企业采用直接管护、物业化管护等多种方式进行专业化管理,整体提升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了供水保障能力。   想方设法,调动群众积极性   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头顶草帽进村入户,解读政策,动员农户报装;工人们戴着安全帽挖沟、下管、推土,管网铺设工作紧张有序……   现在,在广东农村地区,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正在有序进行中。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省水利厅印发《关于携手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服务水平和质量倡议书》至行政村,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携手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为了加快动员群众积极报装,各地纷纷出台奖补措施:梅州市政府拨出5000多万元专款用于奖补;茂名市电白区装表入户的每户补助1000元,肇庆市鼎湖区对采用城区水厂供水和小型工程集中供水的,按一户一表分别补助2000元、1500元;韶关仁化县出台建后运营管理方案,按每人10元拨付奖补资金,用于供水设施管护;湛江坡头、徐闻等地,采用“项目到村、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快解决偏远村庄集中供水问题,已有近半数任务村庄开工。   在茂名滨海新区、化州市、信宜市等地,以工代赈成为集中供水项目的亮点,不少村民参加施工队,在自己家门口务工领薪,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家村子生活设施变得更齐备。据了解,茂名共有673支农村集中供水项目施工队吸纳本地劳动力,直接带动就业1.7万多人次。   据介绍,农村供水作为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普惠的民生问题,目前还存在水量不足、水压不够、水质不稳等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广东省水利厅还将结合各地农村供水现状和群众诉求,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通过优化水源配置、完善工程布局、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县级统管机制等,实现城乡供水“三同五化”,即“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种饮水问题,建设优质普惠的农村水利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