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丨汇川这份“健康成绩单”,漂亮!

  • A+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十三五”以来,汇川区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优化全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补齐基本医疗保障短板,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在汇川区板桥中心卫生院,村民苏玉珍因患肺气肿住院,和以往不同的是,她没有选择到城区大医院进行治疗,而是住进了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以前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有限,我们生病了多选择到城区的大医院看病,现在好了,一般的小病小痛乡镇卫生院也能诊治。”苏玉珍说,“稍大一点的病痛,板桥镇卫生院还可以帮我们联系专家远程会诊,不仅节约了在路上的花销,还节省了时间。”“十三五”时期,汇川区以不断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汇川区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推进分级诊疗制红木家具品牌度建设,建立起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汇川区人民医院为枢纽,山盆、芝麻两镇卫生院及山盆、芝麻辖区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四级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基层首诊,总院专家定期坐诊、技术帮扶、远程会诊等方式,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和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是保障全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前沿阵地。五年来,汇川累计投入9.32亿元,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山盆、松林、板桥、芝麻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实现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R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全覆盖,全面完成区、镇、村远程医疗服务及信息化系统建设。截至目前,汇川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如何练锦鲤吸水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才资源是保障。对此,汇川区组织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参加贵州省第七届人博会,先后签订4名医学类研究生,选调20名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136名医务人员,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已累计培训3500余人次。人才是保障,预防则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十三五”期间,汇川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抓牢疾病预防控制。2019年通过 “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复审。为辖区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star-927档案522639份,建档率达91.29%;持续开展“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百年孤独最经典一句话动……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汇川区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成果。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汇川区在抓牢疾病预防控制的同时,紧抓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完善区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及急救绿色通道运转机制,区、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日益巩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内容。“十三五”期间,汇川区大力推进“三个三”建设,确保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截至目前,汇川区已开展医疗、护理、药剂等人员培训2305人次,乡村医护人员诊疗及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大病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已救治大病患者613人、救治率达100%,8496名建档立卡慢病患者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刘官会是汇川区板桥镇汇塘河小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国家政策好哦,我们有了专门林内热水器不燃烧的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新农合报销后看病也花不了多少钱。”作为健康扶贫政策的受益者,刘官会言语中流露着对国家政策的感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刀叉的正确拿法制度,不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区健康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汇川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