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恩平⑥」时光沉打印错误淀古建筑之美

  • A+
恩平是著名的侨乡, 民情风俗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人文。 透过恩平几处代表性的独特建筑, 管窥恩平的历史人文,引人入胜。 学宫 “学宫”,又称孔庙、文庙。在古代,是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     恩平学宫 恩平学宫最早建成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位于当时的县治之西(今恩城中学西侧),是为纪念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孔子而建,为当时举行科举考试和学文习武的要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当地知县认为学宫原址“卑狭”,难出人才,后将学宫迁建鳌峰山下(今恩平一中内)。     同治五年(1866年)后,学宫颇具规模:后为崇圣殿,中为大成殿,大成殿两侧各有厢房三间,殿前为月台。月台两侧为两庑(竖碑厅),台前为戟门,门外为泮池,架以石桥,名为金水桥。右侧的文昌祠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崩塌,改建为近圣书院。 原学宫内各种木石浮雕琳琅满目,所雕人物景色栩栩如生,竖碑厅中有康熙五十一年的《新迁学宫碑》、乾隆十九年的《候廖公德政碑》、嘉庆二十年建的《重修学宫助捐碑》等碑石。其中,以明代新会理学家陈白沙先生撰写和手书的《修恩平县儒学宫碑记》尤为珍贵。 1962年,恩平华侨中学从江洲市迁来学宫建校,拆毁大成殿及左右建筑物,竖碑厅的碑石全毁。只有明朝陈献章写的《修恩平县儒学碑记》一部分被保存下来。 1965年,崇圣殿属危房,恩平县拨款1万元进行修葺,后被侨中用作办公室。文革期间,崇圣殿屋脊的两条泥塑龙,被当成“四旧”砸毁,殿边的尊经阁也被拆毁。 1970年,侨中停办,原校舍被恩城中学利用。1972年,该校为扩建运动场,将泮池连同池上的石拱桥拆毁填平。至此,学宫只剩下崇圣殿廓和一块不完整的石碑。 1983年6月,恩平县将学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崇圣殿进行修葺,修复后的崇圣殿建筑面积238平方米,为单檐歇山顶,抬梁与穿梁混合结构,红墙绿瓦,典雅古朴。         2015年,恩平市人民政府出资,根据学宫布局的制式,于崇圣殿后增建了二层仿古阁楼,用于陈列校史。崇圣殿内尊立孔子圣像供人瞻仰。     新建的二层仿古阁楼 学宫本是中国最高的文化殿堂,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沉浮,不断积累着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历史意义已远远超出本来的功能性质,成为了当地文化教育的精神支柱。 大钟楼 恩城锦江河畔耸立着一栋典型的西洋古建筑,它是恩平籍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当地民众捐资兴建的,因该馆楼顶装有一个大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钟楼。     大钟楼 大钟楼于1929年3月动工兴建,翌年年底竣工,历时2年,整座建筑为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形如一个“凸”字,楼顶竖一约7尺高的避雷针。“凸”字两侧各建小凉亭一座。天台正中筑一小室,室内绘有1917年孙中山先生任海陆军大元帅戎装巨幅画像(大跃进时已毁)。小室之上是四面开有窗的钟楼,为安装大钟之用。     这座建筑在当时称得上颇具规模,它突破了恩平传统的建筑模式,完全是一座西洋风格的“洋楼”。遗憾的是,因工程费用超过了预算,整座建筑建成多年,却一直没有安装大钟,大钟楼名不副其实。只好在安装大钟的位置下边,塑了“高瞻远瞩”四个大字,其含意不止于在此登高可远眺恩平风光,还含有勉励人们要眼光远大,顾全大局之意。 1988年,恩平县人民政府拨款装上大钟,此钟响起来几乎全城可闻。2003年,省文化厅出资购买一个新的电子钟安于大钟楼上。此后,每天早上7:00~12:00,下午3:00到晚上22:00的每一个整点,大钟楼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听到悠扬的报时声。 骑楼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为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群,建筑物一层留出公共行人空间,不仅可以挡避风雨侵袭和太阳照射,且形成良好的商住空间和城市氛围,因此一度风靡东南亚。20世纪初,受南洋、澳门、香港等先期城市化建设的影响,恩平的城乡经历了大规模的传统墟市向近代化转型,由此衍生出众多的“南洋风”商业街区建筑——骑楼街。     万兴路骑楼 恩平市海外侨民众多,君堂镇更是以旅外华侨多而闻名于内,该镇以镇府所在地——江洲圩为中心,形成了江洲圩、君堂圩、均安圩三位一体的骑楼商业街网络,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骑楼建筑群。     君堂镇均安圩骑楼街 均安圩始建于民国29年(1930年),为典型的骑楼商业街。抗日战争期间,因沦陷区流民的进入而逐渐发展起来,铺户约有60多家,整圩呈回字型布局,周边村庄较多,人口稠密,至今仍有不少商铺在营业。 碉楼 除此之外,恩平市内还有一批像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式的民居,这些具有防盗和居住功能的楼房,恩平人俗称为“楼仔” ,是一种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多建于民国初年兵荒马乱盗贼蜂起时期,至今仍有400多座屹立于恩平乡间。     良西镇横屋村镇安楼 冯惠茜摄     沙湖镇金贵村 冯惠茜摄 从建筑造型上分析,恩平的碉楼多建有四五层,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观察地面形势,而墙体也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     君堂镇 黎塘村民居 碉楼四周都设有窗户,开口较小,成“易守难攻”之势。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君堂镇茶园村双子碉楼 冯惠茜摄     圣堂镇唐明照故居 冯惠茜摄     沙湖镇金贵村碉楼 冯惠茜摄 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当地侨民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建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样式。 而从建筑材料来分析,主要有:三合土(石灰+黏土+细砂)、青砖、混凝土等建材。     三合土碉楼 摄于良西镇横屋村     民居里的青砖碉楼 摄于圣堂镇塘昌村 这些碉楼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的和谐环境。高耸的碉楼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成为侨乡民众构建和谐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古建筑 是尚存于世的历史辉煌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展示了恩平历史文化的演进历程 让人从中领略到 古朴而又清新的文化气息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记者/孙宏云 编辑/梁艺苑 部分内容来源/一凡文化创意 运营: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相关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