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上的成语公寺镇“十破十立”bini活动成效显

  • A+
董公寺镇“十破十立”活动成效显在开展“十破十立”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按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围绕主题、突出特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总体部署、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基层党、政府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围绕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十破十立”,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真学、真破、真立”下功夫,不走形式,不搞虚浮,全镇党员干部通过思想大讨论、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速,破出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效。  在“真学”上下功夫,破出新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该镇根据当前工作实际,把解放思想与推进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一是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为不影响各项工作开展,该镇结合班子工作分工,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先学,然后带动干部职工学,按照班子成员工作分工,把全镇干部按照党政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社会创新管理办公室、财政服务中心等职能工作组划分为五个学习讨论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领各工作组干部,采取集中学与个性化学相结合方式开展学习,让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为避免不结合实际、走形式等现象,各工作组围绕工作职能,深入基层找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开展问题自查和讨论活动,有的工作组把讨论地点放到村办公房、群众家中,让党员群众参与提意见和建议,干部认真听取记录,切实找准思想、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不符合群众意愿、不适应发展的问题。三是领导班子带头查摆问题。为激发全镇党员干部敢说、敢讲、敢做的工作理念,该镇党政领导班子在大会上率先查找自身问题,敢于承认不足,如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力度不够,在大会上向全镇干部开诚布公,班子成员也随即坦诚自身问题,党员干部也纷纷查找自身思想不解放原因,使问题查找不敷衍,剖析讨论动真格,干部思想真转变。在“真破”上下功夫,破出新思路。一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办事程序上下功夫。该镇在原有“七站八所”整合的基础上,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初步建立了大农业、大经济、大建设的部门格局。同时,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建设,进一步精简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为群众和外来客商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促进了“三心两带”战略的更好实施。为推动项目建设,该镇镇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大胆改革,锐意创新,2012年3月,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工作实际,我镇开始了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改革中,将原来的七站八所进行了合并后建立“两办三中心”(两办即:党政办、社会管理创新办;三中心即: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财政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实践证明:这次改革,减少了办事环节、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益,激活了干部在工作中的能动性:通过整合资源,常规工作得以保证顺利完成;深化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使全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保证了干部职工有时间、有精力、有激情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来,使服务项目建设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探索统筹城乡党建促发展之路。2012年,董公寺镇着力探索一条统筹城乡党建促发展之路,按照产业布局和区域特点,将党的组织建在生产和发展的第一线,走一条效率高、成效显的“抓党建促发展”之路。镇党委班子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发展形势,决定结合董公寺东西片区发展实际,按照产业规划和发展的现状,将干部下基层落到实处,找到干部在基层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建立片区支部。片区支部建立,旨在发挥组织作用、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拉近干群关系、推动经济发展。5月,割麻党总支第一个片区支部成立。通过深入分析村里的现状,割麻片区支部决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勤政高效,善打硬仗的领导核心。割麻村片区支部多方奔走,积极引进企业,现已有6家大小不同企业落户割麻村,特别是“海螺盘江水泥项目”的入驻,给割麻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片区支部还鼓励村里有识之士行动起来,积极筹备建设物流公司,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和带动村民致富注入新的活力。片区支部的建立,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体现,既赋予了党员服务片区社会事务的重任,也给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镇八个党总支都建立了片区支部,实现了片区支部全覆盖。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真立”上下功夫,破出新成效。围绕区委“五做五新”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示范亮点。一是树立抢抓机遇意识,“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建设“北部新城区”,提升城镇品位,重点推进烂田异地扶贫搬迁和交通村康居小区两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7万元,改造了人行道绿化树池,补植补造行道树;争取投入资金28万元,改造公厕3座;投入资金25万元,用于改建新建封闭式垃圾池41座;争取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了董公寺交通村集镇上的路灯亮化工程,安装了路灯68盏。较好完成了道路绿化、日常保洁、巡查、养护等任务,严厉查处了占道经营、违章搭建、车辆乱停乱放、乱张贴等行为,“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的复评验收。三是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采取“一线工作法”,努力为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推动城乡了一体化建设。2012年,全镇强力推进了新建、续建项目共36个,其中市级重点续建项目5个,市级重点新建项目3个,区级重点续建项目6个,区级重点新开工项目8个,区级新项目14个。其中:海螺水泥于9月28日顺利点火投入使用,遵绥高速公路于7月28日顺利建成通车;珠江路全面建成;老年公寓征地拆迁基本完成;绕城高速全面推进;汇川大道延长线、后山沟国际温泉城、航天高级中学、职校、黔渝快铁、经济适用房、人民医院、供电大楼、建国花园、遵义中院、移动公司、公安分局、国税局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地紧张建设中;烂田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基本完工。四是树立干字当头意识,“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示范型”的农业发展定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较好完成种植水稻、玉米等常规农业工作基础上,还着力打造生猪、蛋鸡、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新增果树面积1200亩,禽蛋产量802.7吨,肉类总产量3020吨,水产量78.2吨,大力扶持杨梅产业,投入资金近15万元用于推广宣传董公寺杨梅,使杨梅品牌更加知名,吸引了广大市民朋友纷纷前来品尝。2012年杨梅节期间,共计销售杨梅594万斤,农民收入共计3564万元。投入203万元用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区水利局实施了割麻水库改造工程;落实修复任务即修复农灌沟渠4400米;修复了交通钟家沟提灌站、金星下沟提灌站、华光山塘堤坝;梳理出27处影响农业生产的水利(人饮)设施项目。严格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农用机具推广工作,完成机耕面积1400亩,机械灌溉900亩,检查农机具83台次,排查一般隐患25起。在“真抓”上下功夫,破出新气象。在抓好发展的同时,董公寺镇紧紧围绕民生发展,在“真抓”上下功夫,不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民本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一是人口计生工作。强化了手术落实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着重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加强计生宣传和培训力度,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深入推进利益导向,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在建教育项目,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区委、区政府的督导评估;三是就业再就业目标超额完成,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年上升,2012年达99.6%;四是积极开展助医、助学、扶困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优抚金、低保金、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等;五是全面推进“平安董公寺”、“平安村寨”、“平安家庭”的创建工作,创建率达81%,治安发案率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上升。同时加强巡逻防范工作,加大了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强化宣传村寨禁毒、反邪教、无传销、帮教、消防、法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的目标。(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