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创新论坛第十年在深品牌加盟就找小资生活举行 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创新

  • A+
11月6日,“2021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澳门、广州、武汉、南京、济南等地的文化科技领域、艺术学领域的各界人士两百余人齐聚深圳,以“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数字文化产业”为主题展开研讨。 “文化+科技”实现深圳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本届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承办,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支持。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斌在致辞中表示,在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的进程中,深圳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创新创意、现代时尚的文化特质日益鲜明。以“文化+科技”为特点的“深圳路径”也塑造了一方热土的文化自信,“文化+科技”作为深圳最早提出和积极实践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文化要素禀赋并不丰厚的城市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成功道路,得到了业界、学界和各级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使得文化科技创新成为备受关注的产学研焦点课题。 据悉,2021年是文化科技创新论坛10周年。10年来,论坛紧扣文化科技前沿和国家方针政策,特别是立足深圳的文化科技融合实践,围绕“产业升级”“文化品牌”“移动互联”“开源创新”“创新生态构建”“数字创意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数字人文与文化创新”“云端与现场”等诸多议题展开研讨,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作为论坛的创办人,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院院长李凤亮表示,经过10年的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已经成为一个集聚发达国家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文化产业政产学研精英的高端交流平台。“我们期待着文化科技创新论坛能够在十届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办会的模式,全方位地提升学术会议的学术影响力与业界影响力,真正对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中国文化IP应当迎来自己的时代” 当前,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夯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的行动纲领。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与会嘉宾围绕着“文化创新的科技赋能”“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场景”“数字文化产业的区域与行业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在会上,多名专家学者带来了关于数字文化产业的观点,包括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艺术科技研究与数字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统学院特聘教授郭良文《中国非遗故事的数字化与虚实合一创新》、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数据库平台与高校智库研究》等。他们认为,新形势下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李凤亮以《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为题,分享了他对传统文化创新的思考。他表示,传统文化创新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口号,它是可以践行的,是可以通过新兴方式推动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他认为,用数字化手段激发传统文化创新,要意识到今天数字化时代消费主体的重大转向,要注重发挥内容平台激发传统文化创新,并关注新的数字传播平台对传统文化创新的推动。他还提到了传统文化在今天创新发展中要注意的三个关系: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创意和创新的关系,包容和创新的关系: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离不开创意,也离不开包容的环境。 “中国文化IP现在应当迎来自己的时代。通过IP化,助推传统文化走向海外,发挥年轻一代的巨大创造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激发出中国文化IP的新活力、新内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凤亮表示,传统文化创新,要通过新的手段和业态,将丰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资本,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价值观。这也是文化产业在今天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科技蓝皮书》第九年出版 开幕式同时举行了《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1)》发布仪式。该皮书已经连续九年出版,是全面反映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的权威性、原创性、前沿性成果。会上,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还与手创未来(山东)文旅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继续探索产学研合作和面向实践的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2年以来,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和《文化科技蓝皮书》的发布,已经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一个闪亮的学术品牌。作为主要承办方之一,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十多年来秉持“学术立院、学科强院、服务兴院”的宗旨,已经是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