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济南市红星美凯龙)区巧解企业融资难题

  • A+
  □记者 王健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依靠“知识产权+担保+银行”的质押融资新模式,山东天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到30天就拿到了340万元贷款,缓解了资金紧张局面;山东华天电气有限公司不到半个月时间,便以2件发明专利获得质押贷款1000万元,破解了融资难题。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坚持“整幅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受益”原则,整合资源、多方协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快速增长。自2021年至今,高新区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5笔,占全市质押总笔数的33.4%,知识产权累计融资额13.98亿元,占全市融资总额的32.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笔数、总金额、质押专利数连续两年在全市排名第一。  近日,锅架知识产权局、重锅银保监会、锅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济南市探索建立五大机制,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闭环式管理服务模式”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这其中就离不开济南高新区的贡献。  济南高新区充分发挥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山东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构建“评、保、贷、投、易、法、券”七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体系,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模式。该交易中心还发布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评估规范团体标准》,研发知识产权评估评价系统,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强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优质创新企业将无形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资产,有效破解“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起”难题。  开展特色“入园惠企”活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通过在五大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搭建起“部门+平台+工作站”的服务模式,将知识产权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让园区内的企业“足不出园”即可享受高质量、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同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解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和成功案例,为企业精准推送金融服务。2021年以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线上线下交流对接活动超百场,辐射企业1000余家。  2022年,济南高新区接连荣获“锅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锅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两块国字号“金招牌”,“知识产权+人才+金融”的三元融合工作模式,打通了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国内国际优秀项目成果落地开花,推进了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聚合,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了锅架知识产权局的高度认可。
相关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