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水麻车:养在深闺待人(消费品行业)识

  • A+

早就听说过浙江省东阳市的画水镇明焕村麻车,可从不曾去过,3月31日上午,跟随着记忆中他人的描述,从画水上坞的一个路口拐入,在路牌的指示下,很顺利地找到了目的地。

至少有

三四百年历史

在麻车村口有一座桥,桥面不算太宽,仅能供一辆汽车通行,桥面两侧的护栏已经七零八落了,桥头一侧的樟树见证着村庄的发展。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挑着一担九头芥从桥上走过,她告诉记者,这座桥至少有四五十年历史了,是麻车对外的主要道路。

沿着一条八九米宽的水泥路继续前行,在村里一口最大的池塘(村民称之为麻车塘)附近,记者找到了贾培银。贾培银今年已经94岁了,是村中最年长者。老人看上去身体依旧硬朗,耳聪目明,沟通起来很轻松。

据了解,麻车有286户、693人,有贾、郭、吴、徐、杜、蒋六个姓氏,其中姓贾的约有140户,其余依次是吴、郭、徐,姓杜、蒋的全村只有两三户人家。贾培银告诉记者,贾姓村民是从南市街道贾宅迁移而来的,到他这辈已经是第15代了,现在村里已经传到了18代,按照每20年一代计算,贾姓村民居住在麻车已有三四百年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贾姓村民没迁移之前,郭姓村民已经住在麻车的附近了。

当记者问及麻车村名的由来时,老人摇了摇头,“几百年传承下来,我们只知道老一辈都叫麻车。”就在记者和贾培银聊天时,又进来几位老人,对于村名的由来,他们也不知情。

村民多从事塑料行业

据了解,以前麻车人大多出门做手艺,如木匠、泥水匠、篾匠。78岁的贾能田老人,年轻时是一名木匠,去过的地方可谓不少,从24岁出门,他先后到过义乌、金华、新安江、杭州、富阳、湖南等地。贾培银则是17岁就出门了,一直在龙游做木匠,“那时候正月出门,除非家里有急事,不然直到腊月才回来。”

大约是二十多年前,画水地区开始从事塑料生意,麻车人也搭上了这班顺风车。走在村中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家房前屋后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塑料,村里的空地也成了堆放仓库。据村民们介绍,现在麻车规模较大的塑料厂有七八家,这还不包括放在自家小规模经营的。不少村民平时在外地收塑料,等装满一车后,再运回本地,请人挑拣整理,按不同的类型销售。就像贾培银、贾能田都有一个儿子从事塑料生意,老人们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与塑料有关,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去挑拣塑料,每天有三四十元的收入。这几年随着红木家具行业的兴盛,不少麻车人转型办起了红木家具厂,据村民们统计,现在麻车有十余户村民从事红木家具生意。

以前是麻车人外出打工,现如今,随着塑料、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开始到麻车打工,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就见到了不少外地人。

村庄建设待起步

老人们忙着干活去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自然冷清了。所谓的老年活动中心,其实是村里一座上了年纪的厅堂,确切年代已经无从考证。

因为花费较大,每隔十几年,麻车才迎一次花灯,与鼎鼎有名的许宅花灯不同,麻车的花灯上多是一些历史人物,三米多高的龙头要放在地上,才能从厅堂的门口移出来。麻车迎灯,贾宅和卢宅是必去的两个地方,贾宅是麻车的发源地,麻车太公是从贾宅迁移而来的,麻车与卢宅则是娘舅关系。

也许是因为塑料行业太过发达的缘故,与其他地方相比,麻车的村庄建设并没有多少起色,村里的道路是去年大伙凑份子才硬化的。现在村民的一个愿望是,村里的各项建设能够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