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恩平⑮】锦江水库好旺香鸡排加盟多少钱一组旧照片流出,看完后深深震撼!

  • A+
一方水养一方人,锦江水养恩平人。 美丽的母亲河——锦江河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智慧的恩平人。     吴满扬 摄 有人说, 锦江水是上天赐给恩平的一笔宝贵财富。 而锦江水库, 无疑就是这笔财富当中的“明珠”。 然而,这颗璀璨的“明珠” 也有一段非常曲折、艰难的“打磨”过程。 一组珍贵的老照片, 记录下当时劳动人民 共同建设锦江水库的壮观场景, 同时记录着锦江水库历史发展的进程。     锦江水库始建于1958年,先后经了1963年和1970年两次续建及两次“升级改造”,终成一座总库容4.18亿立方米的珠三角地区最大水库。 据锦江水库历史资料记载,1958年9月下旬,5000多民工陆续进场,拉开了兴建锦江水库(原河排水库)的序幕,但在1960年春,国家经济遭遇困难,导致工程大坝建筑到55.5米高程时被迫下马停建。 1963年10月,经当时的中央水电部批准,锦江水库(河排大坝)按照中央水电部“缩小坝体断面,按中型水库施工”指示进行续建,但在1965年2月,再次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导致第二次停建。 后来,在1970年,佛山地区革委常委召开会议,提出“资金自己筹,设备自己造,材料自己找,技术力量自己组织”的口号,在全佛山地区14个县(市)调派了6500多民兵进场开展工程大会战。     锦江水库(原河排水库)工程进展热火朝天 第二次续建的时候虽然施工方式比五十、六十年代来得先进,但由于地形限制,交通不便,很多工作只能是使用人工操作,当中最困苦的就是采石,民兵们仅凭一双手一副肩膀,搬来100多万吨砂石砌筑大坝,而且还把50多万吨的物资运送到几十米高的大坝上。             以前工人们有另外一个职称叫做“民兵”,上图是民兵们就忙着采石     1971年大会战时建筑大坝情形     上图左边是一级溢洪道大堤     正在日夜奋战建设的民兵营     搭棚架、凝土捣制     工人们趁着开会期间原地休息     当时番禺地区的工人历经长途到恩平帮忙建水库,不容易啊     以前获得信息的途径很少,看黑板报就是其中一种     工人们干活十分卖力,一点都不含糊     工人们在开挖溢洪道         1971年,大坝建设开始有点模样了     电站建设     佛山市工人自制农具对水轮机大主轴的中孔加工     佛山市工人正在进行稀土球化炉前处理 工人们用稀土球墨铸铁代替铸钢,并采用炉前吹痒保温、两次化铁、一次浇铸的办法,用三吨化铁炉铸出7吨大铸件。     江门市机电工人正在给发电机上机架     大型水轮机涡壳吊装,当时是由佛山农械厂的工人进行焊接工作     建设水轮机室     高能!工人们正在安装发电机定子 当时以佛山水泵厂、通用机械厂、农机厂、铸造厂、金属结构厂为主的37家工厂完成了水轮机和蝴蝶阀的制造任务。     1972年9月28日,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完成,进行试运转发电,同年10月21日,试运行成功,正式并网发电。     1973年7月1日,第二台、第三台机组全面安装完毕,并试运行成功 1972年9月28日, 锦江水库大坝、厂房等土建工程胜利完成。 1973年7月1日, 锦江水库隆重举行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当天, 当时的佛山地委书记兼工程总指挥 孟宪德为工程竣工剪彩     锦江水库胜利建成, 各方人士纷纷前来庆祝, 剪彩场面甚是热闹。                 锦江水库是恩平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她不但滋润和孕育着我们恩州儿女的成长,还肩负起流域内五邑人民的防洪安全。但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做好锦江水资源保护工作,懂得感恩和珍惜大自然的恩赐,让美丽的锦江水永远成为恩州大地上一笔的宝贵财富。 来源: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
相关话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