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马牙锉
马牙锉是一种打磨工具,用来打磨凹凸线条或大部分腿枨部件,以做到线条流畅、光滑平整、无欠茬。
马牙锉
(四)刮刀
刮刀,俗称刮刀片,用于打磨工具。
刮刀片一定要保证三面平整成90度且无丝毫豁口,以保证打磨后部件的光滑。
刮刀
刮刀的打磨及使用方法如下。
(1)刮刀垂直磨,先用油石后用天然石,要求磨得平直,不能有任何豁口。
(2)用天然石备刮刀的三面。
(3)备刃。也称镇刃。镇刀斩出刃,过完砂纸的地方不能使用刮刀,以防损害刮刀刃。
(4)蜡起子。烫蜡时起掉家具表面的浮蜡,可用木头、玛瑙、牛角制作。
(五)镇刀
镇刀用于修复刮刀片的锋利程度。
镇刀(1)
镇刀(2)
第四章 捆束结构与纹理
一、捆束结构与纹理理论
我国古建筑和古典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斗拱结构极具力学、几何学原理。从人文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去认真领悟,就能悟出哲学、儒家和佛教道教的文化内涵。繁复的木作榫卯结构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充分体现,比如始建于北魏的悬空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因其建在悬崖峭壁上而举世闻名;建于北魏(491年)的佛光寺、950年前建造的山西应县木塔处于四面无遮挡的地势中,它们都是木结构,建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实在中国还有很多建筑早于上述这些建筑,它们都饱经沧桑,历经大自然中各种恶劣环境的冲击,但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这些建筑都具有一种巨大的威力——抗震性,也就是弹性。严紧的榫卯结构具有扣扣相连、相互牵制、互相支撑又相互制约的团队精神。作为家具,随着镶钢工艺的成熟和冶炼冷拔工艺的诞生,到了明末我国的小木作工具达到了空前的完善,这些都为使用硬度极大的红木木材制作家具提供了条件。加之优秀匠人对木性认知程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创造了建筑和家具制作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工艺和技艺。
嘉庆《重修一统志》有记载说,这个悬空寺初建于北魏。悬空寺的头顶是翠屏峰两百多米高的悬崖,从悬空寺侧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其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所以从山上滚落的岩石只会从悬空寺的面前直接落在地下,而砸不到悬空寺。悬空寺之所以能够在1500多年中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塌落,这和选址的环境是有关系的。我们看悬空寺,它所处的那个位置是一个锅底,它可以在雨季的时候挡雨。